摘要:一位著名操盤手Ed Seykota,說過一句名言:Everybody gets what they want from the market. 市場最終會給每個人內心最想得到的東西。 有人享受跟隨潮流的熱鬧,有人享受買中牛股的虛榮,有人享受自我折磨的過程,他們的共性是往往嘴上說我想要賺錢,心裡享受的卻是另一套。
一位著名操盤手Ed Seykota,說過一句名言:Everybody gets what they want from the market. 市場最終會給每個人內心最想得到的東西。
有人享受跟隨潮流的熱鬧,有人享受買中牛股的虛榮,有人享受自我折磨的過程,他們的共性是往往嘴上說我想要賺錢,心裡享受的卻是另一套。
公平的市場最終就會給到他們熱鬧、虛榮和自我折磨,而唯獨沒有盈利。 而實際上真正在乎存活和盈利的人是極少數派,他們在市場里冒聰明的風險,而承受市場外的風險——平淡、孤獨甚至是遭受嘲笑。
所以在回答這個問題前,建議先思考一下,你想從市場得到什麼?
在市場里真正獲得成功的人,如果說有天賦的話,就是認清了盈利的本質,並且心無旁騖。 他們的天賦,就是把交易這件事情當做一件持續經營的生意,而不在意某一筆交易的得失,也不對每一筆交易傾注感情。
舉個例子,假設我的策略是趨勢交易,那麼我需要不斷試探性的尋找建倉點,並且設置較近的止損點,從而保證一旦我對趨勢的判斷是錯的,可以以最低成本止損,而一旦我是對的,我可以抓住大部分趨勢。
在每一筆交易之前我也沒有100%的把握一定賺錢,但是我可以通過評估交易機會和控制止損線,來保證我會存活到抓住真正的機會。 可能在建倉的過程中我止損9次,最後1次沒有觸及止損並且實施了合理的加倉動作,最終抓住趨勢獲得豐厚的盈利。
那麼在這個過程中,一種視角是我9次都看錯,心情沮喪垂頭喪氣,另一種視角是僅僅把這9次止損當做整體交易策略的成本,不去過多的糾結於一城一地的得失。
天賦是絕對客觀存在的,但天賦這個詞是不足為外人道的。 自己想要檢驗自己是否有天賦,只能看過程。 別人想要檢驗你是否有天賦,只能看結果。 而這兩條路都只能通過努力達到。
不論盈虧,每個交易者都有自己的瓶頸,突破一個瓶頸上一個台階,然後新的瓶頸又等著你,每一次突破都需要加倍勤奮和一點天賦。
聰明智慧的頭腦和完美的人格,再加上努力、運氣、堅持,這些條件就淘汰了大部分人。 有天賦剛開始就賺錢,不一定能最終成功。 你覺得巴菲特和傑西·利弗莫爾哪個更有天賦? 市場之神只眷顧常勝將軍。
所以堅持是最重要的,悟性低就花多幾年,只要活下來就有機會賺錢,但賺大錢就需要更多了。
足夠的聰明(悟性),足夠的呆板(執行力),足夠的悲觀(資金管理),足夠的樂觀(情緒控制),足夠的堅持(長期一致性),足夠的變通(選擇)。
天賦,更多是存在技術層面。 它更像是一種附加技能,往往伴隨著自我崇拜,甚至導致自我瘋狂,瘋狂也是毀滅的開始。
我們不否認有些人確實有天賦,交易做的非常好,這是萬中無一的,更多的人則是普通人而已,既然我們是個普通人,那就踏踏實實的學習總結實踐,做點普通人的事。
最重要的是對這個市場保持敬畏。 我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我們自己,我們對市場的變化無能為力,任何人無法準確的預測未來,小心謹慎,步步為營,現在這個市場中存活下來比做英雄更重要。
免責聲明:
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,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、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,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
Gareth Derbyshire 加入 Ultima Markets 擔任首席策略長。他加入該經紀公司是因為該公司最近獲得了 FCA 執照。
據了解,經驗豐富的外匯和差價合約行業高管Daniel Mackenzie Clark已加入離岸經紀商Titan FX,擔任風險與營運主管。
在現今的經濟環境中,投資已經是人們規劃生涯不可或缺的一環,為了對抗通貨膨脹,將資金進行多元化分配,是追求財富增漲、降低風險的重要策略。為此,有不少投資人將目光投向全球規模最大、交易最熱絡的外匯市場。不過市面上經紀商如此多,其中有不少存在安全疑慮,最近外匯天眼就注意到WZG萬洲金業傳出許多交易糾紛,以下是相關的資訊與解析。
日前,外匯天眼收到用戶針對HTFX的投訴,表示自己與該平台的合約已經於2025/8/6到期,但是卻一直無法出金,而且向客服反映了好幾次,問題遲遲沒有解決,因此決定向外匯天眼求助,希望可以拿回資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