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近年來AI熱潮席捲全球,從chatGPT到AI選股話題不斷,加上新聞常報導年輕人靠藉此翻身,投資也因此成為全民關心的話題,愈來愈多人開始研究ETF、外匯、加密貨幣等標的,深怕錯過一夜致富的機會,因而誤信虛假平台及偽劣券商的話術,結果蒙受極大的財務損失。從2025/3/3開始,外匯天眼陸續收到許多用戶針對KODDPA這家券商的投訴,深入研究後發現該平台問題重重,以下是我們的查詢與解析。
近年來AI熱潮席捲全球,從chatGPT到AI選股話題不斷,加上新聞常報導年輕人靠藉此翻身,投資也因此成為全民關心的話題,愈來愈多人開始研究ETF、外匯、加密貨幣等標的,深怕錯過一夜致富的機會,因而誤信虛假平台及偽劣券商的話術,結果蒙受極大的財務損失。從2025/3/3開始,外匯天眼陸續收到許多用戶針對KODDPA這家券商的投訴,深入研究後發現該平台問題重重,以下是我們的查詢與解析。
首先查看最早的爆料,2位來自智利的投資人同一天發文指控KODDPA,第一位用戶表示該平台謊稱要上市,之後卻消失不見;第二位投資人更指控該平台偷走自己帳戶裡所有資金。
隔天,第3位智利投資人補充更多案件細節,指出KODDPA宣稱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,但後來大家的帳戶資金全部歸零,平台對此的回應是「網站遭駭」,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。另一位台灣投資人則表示自己使用KODDPA做交易獲利,但是出金申請被拒絕,並被告知需要先繳新台幣6萬元的稅金。
接下來的一週,又有2位美國投資人發文爆料KODDPA,表示被該平台的AI投資話術誘騙入金,結果發現帳戶直接歸零,而平台同樣誆稱遭駭客入侵,要求他們必須付款才能提領資金,災情開始蔓延到世界各地。
到了2025年3月底,仍持續有投資人向外匯天眼投訴KODDPA。根據最新的受害者分享,他是被Xiaoye Chen這網友介紹使用該平台,同樣碰到入金後帳戶歸零的狀況,並因此損失了1760美元。
此外,我們也注意到165全民防騙網在2024年底發布的「民眾通報假投資(博弈)詐騙網站」,其中就包含了KODDPA,雖然網址不太一樣,但推測很有可能是同一個集團的分身平台。
根據外匯天眼官網的查詢結果,KODDPA是成立2-5年的交易商,雖然持有美國FinCEN金融服務牌照,但是並未使用正規交易軟體、展業區域存疑,加上目前已累積許多未解決客訴,因此存在中級風險隱患,整體評分低落,只有5.18,
當我們嘗試進入與KODDPA有關的2個網址www.koddpa.com、koddpaglobal.cc收集更多資訊時,卻發現它們就如許多投資人所說,都已經處於無法連線的狀態,整體而言情況並不樂觀。
使用WhoisDog查詢這2個網址,可以看到它們的設立時間分別是2023/12/17與2024/11/11,看起來像極了同集團為打造的分身網站,當原本的網站因為交易糾紛而關閉後,就轉移到另一個網站,以相同品牌形象繼續行騙,目前很有可能又另外開設新網站,建議所有投資人最好留意名稱與LOGO相近的平台,以免誤入假投資騙局。
綜上所述,KODDPA打著AI投資、即將上市等話術吸引投資人入金,結果接連傳出帳戶歸零、拒絕出金、要求繳稅等問題,目前已經爆雷跑路,確認為詐騙平台。在詐騙如此猖獗的時代,建議投資人在選擇交易平台前,務必透過外匯天眼APP先行查詢,幫助你了解交易商的監管牌照、用戶評價、關係族譜、天眼實勘,輕鬆過濾掉有問題的黑平台與假券商。
在進行交易前,務必先用外匯天眼搜尋券商評價,初步判斷是否為黑平台
想投資美股、外匯、期貨卻又怕被騙?最齊全的證券商資訊都在這
入金前,務必先使用金融市場反詐騙網站外匯天眼,保障你的交易安全
免責聲明:
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構成本平台的投資建議,本平台不對文章信息準確性、完整性和及時性作出任何保證,亦不對因使用或信賴文章信息引發的任何損失承擔責任
外匯市場是最大、流動性最好的金融市場,每天都有上兆美元的交易發生在全球各個角落。每天都有無數的投資者蠢蠢欲動,想要在外匯市場一試身手,試圖賺他個盆滿缽滿。不過,在開始交易前,首先的一步就是要了解全球最活躍的貨幣,這些貨幣不僅在外匯市場,也在其它金融市場上充當主角。這是每一個進入外匯行業的人必須要了解的基礎知識。
人的心理總是那麼奇怪,如果事情在自己的掌控,可控範圍內,總是能保持比較平常的心態,用一個文雅的詞叫“氣定神閒”;而當事情超出可控範圍,面臨失控的情形時,就會心煩意亂,通常會出一些昏招,做出一些錯誤的決定。
這項新解決方案的目標客群是專業交易公司,並且能夠每秒處理 500,000 筆訂單。為了擴大新平台的覆蓋範圍,該差價合約券商還與 Your Bourse 合作。
本報告以親身開戶實測、搭配實際交易資料與平台客服互動紀錄,試圖對FXGT的真實面貌做出一份誠實的評價。並非為批判而批判,而是站在交易者與風險管理者的立場,審慎分析其潛在優勢與結構性隱憂。畢竟,當我們將資金託付給一個平台時,我們信任的不是一個品牌名稱,而是一整套金融基礎設施與其背後的誠信與穩定性。